。 一) 北京市第三方支付產業發展優勢
1. 行業發展較早,第三方支付企業數量居全國前列
北京市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相對較早,并在早期就形成了具有影響力的品牌。1993 年開始運營的首信易支付是中國最早進入第三方支付市場的服務提供商,2001 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截止到 2013 年 1 月第六批牌照的發放,在全國獲得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中,北京市有 47 家,數量居全國前列,占比 21%,如 1 所示。
2. 業務覆蓋范圍較廣
從表 2 中可以看出,在 47 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中,有 9 家公司業務范圍僅局限于北京地區,安易聯融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 6 家公司業務范圍輻射北京及周邊地區,其余 22 家公司業務范圍覆蓋全國。
3. 業務類型多樣
表 2 清晰列出了北京地區第三方支付的業務類型。從業務類型看,從事互聯網支付公司 21 家,占全國的 27% ( 全國 79 家) ; 從事預付卡發行和受理的公司有 28 家,占全國的 19% ( 全國 144家) ; 從事銀行卡收單業務的公司 11 家,占全國的 24% ( 全國 46 家) ; 從事移動電話支付業務公司 9 家,占全國的 24% ( 全國 37 家) ; 從事固定電話支付的公司 3 家,占全國的 25% ( 全國 12家) ; 從事數字電視支付業務公司 2 家,占全國的33% ( 全國 6 家) ; 從事貨幣匯兌業務的公司全國有 6 家,北京占比為零。
4. 業務集中度較高
表 2 顯示,從業務集中度來看,在獲得牌照的北京 47 家第三方支付企業中,將近一半的公司都獲得了互聯網支付與預付卡發行和受理業務的許可,可以看出北京地區第三方支付企業業務集中度較高。在 47 家公司中,只有 9 家公司開發了自己的特色產品,由此可見,北京地區第三方支付產業發展并不均衡,競爭格局已形成,未來可能會迎來行業的整合。
。 二) 北京市第三方支付產業發展存在問題
如前文所述,第三方支付產業業務類型多樣。但是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目前的核心業務仍然是占據較大份額的互聯網支付市場。下面將以互聯網支付業務為突破點,剖析北京地區第三方支付企業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
1. 市場份額極低,缺乏領軍企業
在互聯網支付核心企業中,隸屬北京市的易寶支付、首信易支付和網銀在線 2009 - 2013 年交易規模市場份額變化如表 3 所示。
從表 3 中可以看出,2009 年,在第三方互聯網支付核心企業中,北京市還有易寶支付、首信易支付、網銀在線等三家企業; 2013Q1 年,只有易寶支付榜上有名,在第三方支付企業網上支付中的份額平穩上升,而其余兩家首信易支付和網銀在線則難覓蹤跡。
易寶支付 2013Q1 的市場份額是 3. 3%,同期深圳財付通的市場份額是 20. 1%,浙江省支付寶的市場份額是 48. 3%,包括銀聯在線、快錢、匯付天下、環迅支付等在內的上海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企業市場份額是 26. 5%.由此看出,北京市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市場份額極低,缺乏領軍企業。
2. 市場份額與牌照數量極不相稱
全國從事互聯網支付業務的企業有 79 家,其中隸屬于北京市的有 21 家,占比 27%; 但是2013Q1 易寶支付的市場份額只有 3. 3%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上海從事互聯網支付業務的企業 19 家,全國占比 24%,核心企業的市場份額達到 26. 5%,具體情況見表 4.
從表 4 中可以看出,北京擁有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數量、互聯網業務牌照數量與上海相當,但是互聯網核心企業市場份額卻相距甚遠,上海占比26. 5% ,北京僅僅占比 3. 3% .北京擁有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數量、互聯網業務牌照數量遠遠超過浙江、深圳,但是互聯網核心企業市場份額卻相差懸殊,深圳財付通占比 20. 1%,浙江支付寶占比48. 3% .由此可以明確地說,北京市的互聯網支付核心企業市場份額占比,與其擁有的牌照數量極不相稱。
以互聯網支付為代表的北京市第三方支付行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第三方支付企業數量雖多,但是市場份額非常低,沒有行業中的領軍企業,這與北京市所具有的信息、資源、人才等優勢地位非常不相稱。